1-1 懷錶篇

從一顆蛋型錶談起,時空背景是十六世紀初期的德國南部紐倫堡地區,一名鎖匠以巧手打開懷錶的歷史大門。接著引領我們悠遊四百年時間,歷經各種款式、尺寸大小與形狀改變;然後動力和擒縱裝置逐漸成型,甚至發展到極為精確穩定;外型同樣歷經許多製作、加工與結構等方面的變化演進。最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,受到時間洪流無情淘汰,由腕錶起來接棒,翻開下一頁腕錶歷史。

所謂的錶,大約是在16世紀30年代的時候,從圓柱形發條座鐘演變而來。降低座鐘厚度並加上一個用來保護錶盤的鐵罩或鐵蓋,就成了一隻錶。德國紐倫堡工匠Peter Henlein所製成的蛋形錶(昵稱為Nuremberg eggs紐倫堡蛋),被公認是鐘錶史上的第一個錶。另外,因為從圓柱形座鐘而來,早期錶多數採用類似鼓的造型,所以又被稱為鼓錶(Drum watch)。這一時期的錶,精確度通常以小時計算,所以實用功能很低。為彌補這一缺點,大約從16世紀70年代開始,製錶師便賦予表多樣化的造型和各種裝飾,讓它們如稀世珍寶般在重要場合引人矚目,這也導致後來有各種造型錶、指環錶(Ring watch)、襟錶(Fob watch)出現。

 

姿態萬千 絢麗登場

約制於1770年代的指環錶,錶盤直徑18毫米,18K金材質鑲鑽錶殼。
約制於1810年的雙管手槍造型錶,扣下板機後原本隱藏在槍管的機械鳥會從槍口彈出,優雅旋轉飛舞並且響起悅耳鳥鳴聲。

 

除了形狀以外,顏色更是這個時期的重點,大約從十七世紀初開始,琺瑯彩繪錶就已躍上鐘錶舞臺。並且在盆形錶殼(Bassine-cased)流行的推波助瀾之下,讓琺瑯彩繪工藝從錶盤擴及錶殼、錶蓋,於是琺瑯之美得以充分發揮。同一時期,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設計出有口袋的背心後,為了讓錶可以放進小口袋,工匠們開始製作較扁平且裝有鏈條的錶,並加上鏡面讓時間顯示更為清楚,此時懷錶隆重登場,並開始撰寫數百年的鐘錶發展史。人們在懷錶時期逐漸重視表的實用性,但當時所使用的擺錘機軸式擒縱沒辦法穩定地控制發條動力,導致錶的誤差以小時計。為改善這個問題,工匠們研製了芝麻鏈(Fusée)動力裝置,從動力部分著手提升精准度。接著在1675年,擒縱機構有了重大變革,荷蘭數學家、天文學家兼物理學家Christiaan Huygens惠更斯,發明利用遊絲讓擺輪得以更穩定且自然地振盪擺動,加上芝麻鏈有效控制動力穩定輸出,兩者為鐘錶精准度帶來了長足進步,將原本一天數小時的誤差降低至一天十幾分鐘。在遊絲問世的同時,其實鐘錶功能也無獨有偶地出現重大發明,那是英國製錶師Daniel Quare在1675年成功製作出兩問錶,這也是首次出現的問錶,至於現代人們熟知的三問錶,最早在十八世紀初誕生於德國。問錶讓人們身處漆黑環境當中也能知道時間,不過如果是盲人的話,那麼十八世紀後期問世的觸摸錶(Tact watch),使用起來更加方便,而且用觸摸方式看時間,也可避免當眾看錶的不禮貌行為。

非常早期的琺瑯彩繪錶,大約1640年在巴黎製作,彩繪部分由Henri Toutin操刀製作。
早期的芝麻鏈動力裝置,藉由圓錐形寶塔輪,將發條動力均勻輸出,因此該裝置又稱「均力圓錐輪」。

 

精准度提高 外形設計改變

倫敦製錶師Justin Vulliamy制於1780年的工字輪擒縱裝置懷錶,22K金錶殼,鎏金機芯。

 

由於精准度大幅提升,原本的單指針懷錶已不符合需求,因此大約在十七世紀後期,分針開始出現在錶盤上。精確度提升之後,連帶引起另一股實用設計風潮出現,於是17世紀90年代洋蔥錶(Oignon watch)問世。首先因為實用性考慮,洋蔥錶外觀都很樸素,不會有過多裝飾雕琢;其次,以堅固耐用的圓頂式玻璃蓋以及錶殼包覆,形似洋蔥而得名。最後,這類錶都搭載冠輪擒縱(Verge escapement),所以錶徑都比較大。雖然精准度已經從「小時」進化到以「分鐘」為單位,但鐘錶匠並未因此滿足,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仍不斷研發出各式設計以提高精准度。其中第一要務就是改善擒縱系統,工字輪擒縱(cylinder escapement) 與雙聯式擒縱 (duplex escapement)等裝置,都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,但其中最重要的設計當屬英國製錶師Thomas Mudge在1759年推出的杠杆式擒縱 (lever escapement)。杠杆式擒縱讓擺輪在每個振盪週期中都可充分轉動,進而維持穩定頻率,後來演變為瑞士杠杆式擒縱,成為機械錶最主流的擒縱裝置。

巴黎製錶大師Guinand于1800年製作的冠輪擒縱裝置懷錶,從錶背小圓窗可欣賞獨特精密的冠輪擒縱裝置,18K金錶殼,日曆功能。

 

重賞之下 精准度大躍進

英國鐘錶大師John Harrison為了挑戰經度法案所打造的第一枚作品H1航海鐘。

 

十八世紀初正值大航海時代,航海家們多以出發地跟目的地時間差推算經度,以便導引船隻航向。但擺輪和遊絲到了搖晃不止的海船上毫無用武之地,導致船上的時計準確度不高,一旦誤判航向,通常會造成巨額損失。於是促使英國國會在1714年7月8日通過《經度法案》,重金懸賞能在海上精確測量經度的方法。鐘錶匠John Harrison為此製作出一款航海計時器H1,以平衡彈簧取代鐘擺,實測表現獲得官方肯定而得到經費繼續研發。Harrison緊接著一路研發,終於在1761年完成了H4航海錶,加入自己設計的蚱蜢式擒縱(Grasshopper Escapement),H4實際運作果真實現了超越《經度法案》要求的高標準,達到計算經度僅0.02度的微小誤差,並拿到高達兩萬英鎊獎金。H4後來由庫克船長(James Cook)帶著一路航行至大洋洲與南極洲,成為標定經度的最佳工具。

 

寶璣大師作出重大貢獻

寶璣大師完成于1809年的陀飛輪懷錶,也是他第一個四分鐘陀飛輪懷錶,18K金錶殼,雙秒針及儲能指示。

 

當時的歐洲,正值啟蒙時代的最高峰時期,鐘錶發展持續在提升精確度方面努力精進,例如許多用於航海天文臺時計(Marine Chronometer)的新技術,也被延伸應用到了鐘錶製作上;還有採用雙金屬補償擺輪,利用金屬膨脹係數不同之特性,補償溫度變化造成的誤差;也有製錶師選擇採納航海鐘的裝置如衝擊式天文臺擒縱來提升精度。但是若要論及對現代腕表有重大影響的發明,那就不能不提18世紀80年代,由製錶大師Abraham-Louis Perrelet以及法國皇家御用製錶師Abraham-Louis Breguet,亦即製錶之父寶璣大師,相繼研發而成的自動上鍊裝置。以及後者在1795年首度提出的陀飛輪(Tourbillon)擒縱裝置,更是名震錶壇的重大發明,也是今日多數高級錶廠用來表現精湛製錶技藝的重要指標。除了技術發明以外,寶璣工坊歷經44年才完成的No.160 Marie Antoinette瑪麗皇后超複雜功能懷錶,是錶壇最富傳奇色彩的動人故事。發展至此,機械錶內部機芯結構已大致成形,在萬事具備的情況之下,錶的銷售也開始跨越歐洲疆界,往東輸往大清王朝的皇室貴族,中國成為十八世紀末最重要的鐘錶市場之一。

Abraham-Louis Perrelet於1777年製成的自動上鍊懷錶,也是鐘錶史上第一個自動錶。

 

從鑰匙到錶冠的演變

百達翡麗制於1850年,編號4536的免用鑰匙上鍊襟錶,這枚錶在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上贈與英國維多利亞女皇(Queen Victoria)。

 

時光繼續飛逝至十九世紀初,因為宗教改革以及法國大革命等因素,製錶勢力版圖漸漸從英國、法國移到瑞士,而技術方面的變革則在上弦方式。在此之前,各種錶如果上弦也就是要將發條轉緊,都必須拿個類似鑰匙的上弦柄,從錶盤上插孔進去轉動發條,這是所謂的鑰匙上弦方式。但如此一來濕氣、灰塵就很容易從鑰匙孔侵入錶內,損壞內部機芯;另外,鑰匙容易遺失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。所以大約從19世紀10年代開始,就有多位製錶師致力開發免用鑰匙上鍊系統,以現今通用的撥針系統(setting mechanism)或稱錶冠調校裝置取代。

 

瑞士製錶師Edward Robert Theurer制於1840年的超薄錶,利用倒裝機芯的方式使得厚度僅5毫米,半鏤空錶盤可欣賞到發條盒、傳動輪系和擒縱裝置。

 

這其中最知名的一位是Jean Adrien Philippe,他也是百達翡麗兩位創辦人之一。Philippe的調校系統在1842年設計完成,並隨即於1844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贏得金獎,來年取得專利。與此同時期約19世紀20年代,市場上開始對超薄錶產生高度需求,瑞士製錶師Philippe Samuel Meylan研發出工字輪擒縱的Bangolet倒裝機芯,其厚度僅僅1.18毫米,創下當時他人難以超越的纖薄記錄。

 

由簡至繁 複雜功能發揚光大

經歷過超薄錶「簡單」的洗禮,接下來大約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反嚮往「複雜」發展。當時正是工業革命影響最劇烈時期,「時間」的內涵也被熱烈探討著。所以,錶,這個用來具體表現時間的主要工具,被認為不該只能單純地顯示時、分與秒而已,而是應該有許多功能組合起來。再加上「複雜」在製錶業來說是個非常正面的字眼,於是複雜功能錶便開始流行起來。同樣來自工業革命也在相同時期發生,鐵路運輸正在全球飛速成長,而用來調度安排火車的精密時計需求量大增,於是「鐵路錶」成為精准耐用的代名詞。

在十九世紀末,歷史記錄首度出現以硫酸鈣製作塗料的螢光錶,但這種在黑暗環境中指標跟刻度能夠發光的錶款,在當時並不流行,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才受到重視。所以直到20世紀10年代,錶鏡上加裝窗格式防護蓋的螢光錶,成為士兵們的重要配備。只是當時的螢光劑以放射性物質「鐳」所製成,現在已全面改用無放射性的安全物料所取代。

 

最複雜懷錶 譜寫最終曲

一方面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啟示,另一方面是生活習慣改變所導致,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,懷錶歷史已經確定走入尾聲。但是這一段歷史終結並不令人感到沮喪,因為緊接著展開的腕表年代,正以無比蓬勃朝氣令人心生嚮往。但最重要的還是,1933年Henry Graves超級複雜功能錶問世,正好為懷錶歷史畫下完美句點。

 

百達翡麗制於1921年編號197542的超複雜功能懷錶,具備三音簧三問報時、萬年曆、月相以及雙秒追針計時等功能。
制於1940年,勞力士提供給英國軍方的軍用懷錶,黑色瓷面搭配螢光刻度與指標,鎳銀錶殼直徑50毫米。
跟最複雜懷錶同一位主人,這枚百達翡麗編號198310陀飛輪懷錶,曾在1930年拿到天文臺競賽首獎,在1931年被Henry Graves Jr.納入收藏。

 


本篇相關辭典
Bagnolet 倒裝機芯

又稱為反置機芯,顧名思義就是將機芯反面置放,是一種機芯薄型化的方法。瑞士製錶師Philippe Samuel Meylan研發出工字輪擒縱的倒裝機芯Bagnolet,因為直接將發條盒、傳動輪系、擒縱機構置於錶盤,機芯主夾板則放在錶背,如此一來就可直接從二輪、三輪驅動時、分指針,減少仲介齒輪等零件,將厚度壓縮到只有1.18毫米,創下當時他人難以超越的纖薄記錄。

圖說:日內瓦G. Raymond & Fils錶廠於1820年的倒裝機芯懷錶,18K金錶殼,厚度僅2.38毫米,使用鑰匙上鍊系統。
Bassine case 盆形錶殼

又稱為Paris case,大約17世紀30年代興起於巴黎的一種錶殼樣式,類似盆狀的圓弧側邊造型,並且通常附有錶蓋。

圖說:1655年在巴黎製作的盆形殼琺瑯彩繪錶,附有錶蓋,彩繪師是Robert Vauquer。
Christiaan huygens 惠更斯

荷蘭數學家、天文學家兼物理學家,也是個鐘錶專家。他在1675年發明了擒縱裝置裡最重要的元件遊絲,為後來鐘錶發展產生重大且長遠影響。

圖說:惠更斯發明遊絲當時的設計圖,這項設計可說是後來所有擒縱機構的雛形。
Drum watch 鼓錶

最早期的錶,其樣式從圓柱形座鐘衍生而來,所以多數採用類似鼓的造型,故被稱為鼓錶。

圖說:約制於1540年代的德國紐倫堡地區,機芯以生鐵製作。
Form watch / Figure watch 造型錶 / 異形錶

為彌補準確度不高的缺點,從16世紀70年代開始,製錶師便賦予懷錶多樣化造型,讓它們備受矚目。於是取材自昆蟲、花卉、水果、樂器甚至十字架的錶紛紛出籠,這類都稱為造型錶。

圖說:此為芝柏於1860製作,以書本為造型的鏈墜錶。
Henry Graves Jr. 亨利•格雷夫斯二世

出身美國紐約的金融業鉅子,1925年向百達翡麗訂制了一枚超級複雜錶,經過長達八年時間製作,直到1933年才交貨。這枚被稱為Henry Graves的超級複雜錶,正反面分別排布12項與7項總共21種複雜功能,因此問世後立即成為全球最複雜錶款。更誇張的是,Henry Graves懷錶在2014年的拍賣會當中,以約2400萬美元(約1.5億元人民幣)高價拍出,順利蟬聯全球最有價值錶款桂冠,也更加鞏固百達翡麗的王者地位。

圖說:堪稱最複雜、最傳奇、最有價值的Henry Graves的超級複雜錶。
Longitude act 經度法案

英國國會在1714年7月8日通過該法案,以高額獎金徵求能在海上精確測量經度的實用方法,該方法必須在大不列顛駛向西印度群島的船隻上測試,如果誤差在1度以內(時間誤差4分鐘)可得獎金一萬英鎊;誤差在0.75度以內(時間誤差3分鐘)可得獎金一萬五千英鎊;誤差0.5度以內(時間誤差2分鐘)可得獎金兩萬英鎊。

圖說:John Harrison在1761年完成的H4航海錶,經過實際測試計算經度時,只有0.02度的微小誤差,John Harrison因而拿到兩萬英鎊獎金。
Marine chronometer航海天文台時計

一種極為精密的船用時計,俗稱航海鐘,它的高精准度可以在星相方位輔助之下,計算出航行船隻的正確位置,導引船隻正確航向。航海天文台時計通常搭載衝擊式天文台擒縱,並被安裝在具有水準支架(gimbals)的盒子內,讓鐘體保持在水準位置,確保機芯精確運行。

圖說:Ulysse Nardin雅典表制於1950年的航海天文台鐘。
Nuremberg eggs 紐倫堡蛋

大約1530年代,由德國紐倫堡當地一名鎖匠Peter Henlein製造的錶,有別于之前桌鐘使用錘碼來驅動,紐倫堡蛋以生鐵製作的機芯使用發條作為動力來源,其大小形狀如鵝蛋般,因此被昵稱為紐倫堡蛋。它被認為是鐘錶史上第一隻錶,在當時歐洲上流社會中頗為流行。

圖說:德國南部紐倫堡地區所製作,這枚被昵稱為紐倫堡蛋的錶,是鐘錶史上第一隻錶。
Oignon watch 洋蔥錶

創始於17世紀末期,實用性為主的錶款,因為使用堅固耐用的圓頂式玻璃蓋以及錶殼包覆,形似洋蔥而得名。

圖說:巴黎的錶匠於1710年代所製作,銀質外殼的洋蔥錶,有時、分指針,表徑58毫米。
Ring watch 指環錶

又稱戒指錶,在十六世紀末造型錶活躍時期的產物,大約始創於1650年代。

圖說:約制於1770年代,錶盤直徑18毫米,18K金材質鑲鑽的戒指錶。
Tact watch 觸摸錶

藉由直接觸摸指針跟立體時標得知時間的錶款,可供盲人使用,因此亦稱盲人表(Blind-man's watch)。另外,因為當眾看錶是種不禮貌行為,所以用觸摸方式看錶也是種技巧性看錶方式。

圖說:寶璣大師位在巴黎的工坊於1800年製作,使用獵錶殼的觸摸錶,1801年售予一位法國王子。